摘要“新三大常規檢測”概念,即為:WBC+CRP+IL-6。
感染性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威脅著人類健康。早期明確感染病原,對治療很重要,故尋找能早期診斷,檢測療效好且特異性高的實驗室檢測指標對臨床及時診斷、有效治療、降低病死率,同時避免抗生素濫用,減少耐藥菌具有重要意義。
一、C反應蛋白(CRP)CRP
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感染發生后6-8小時開始升高,24-48小時達到高峰。升高幅度與細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是鑒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指標,病毒感染時CRP一般不增高,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時也增高。臨床應用相當廣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手術后感染的監測;抗生素療效的觀察;病程檢測及預后判斷等。
檢測方法:
目前主要應用化學發光法與免疫層析法。
CRP的特點:
1、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2、炎癥急性期、惡性腫瘤、局部缺血、組織損傷——→肝臟分泌,數小時內急劇上升 是反應機體炎癥狀態的敏感指標
3、半衰期18h——→炎性反應控制后,迅速將至正常水平 炎癥恢復的評價指標
4、增高幅度反應病情變嚴重程度
CRP生物學特征:
1、受多種細胞因子如IL-6、IL-1、TNF-a等的調節和誘導。
2、CRP與補體C1及FcTR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現出多種生物活性,如宿主對感染的防御反應、對炎癥反應的吞噬作用和調節作用等。
3、與受損細胞、凋亡細胞及核抗原的結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疾病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
健康狀況下的CRP正常范圍:
臨床上一般<8或10mg/L為正常,連續結果的前后比較更有意義。
所有年齡段<6mg/L(平均低于1mg/L)新生兒:<2mg/L(平均0.32mg/L)兒童:<2.2mg/L(平均0.16mg/L)成年男性:<5.2mg/L(平均0.5.5mg/L)女性:<4.6mg/L(平均0.42mg/L)吸煙者:中值為11.5mg/L孕婦:<20mg/LCRP的影響因素:
病人的年齡、營養狀況、不良習慣、激素水平及疾病持續時間和感染類型、特別是對懷孕期婦女等因素,CRP的基線水平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應當結合臨床的同時能夠參考更敏感的指標綜合判斷。
檢驗要求:
1、多種樣本類型:CRP主要面對門急診病人特別是兒童病人,應做到靜脈血、末梢血、血清血漿標本全部適應。
2、樣本周轉時間:TAT時間很短,常見要求為小于30min。
誤區釋疑:
CRP根據臨床意義的不同分為hsCRP和常規CRP。常規CRP是區分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指標,hsCRP是診斷和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發展的有效指標,在冠心病、腦卒中、周圍血管栓塞等疾病的診斷和預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一種獨立危險因素。
二、白介素6(IL-6)IL-6
白細胞介素-6,簡稱IL-6,是一種屬于白細胞介素的細胞因子。它是由纖維母細胞、單核/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上皮細胞、角質細胞、以及多種瘤細胞所產生。
正常情況下血漿含量很少,在發生感染、內外傷、外科手術、應激反應、腦死亡、腫瘤產生以及其他情況的急性炎癥反應過程中會快速產生。當炎癥和感染減輕后則迅速下降。
IL-6是細胞因子網絡中的重要成員,在急性炎癥反應中處于中心地位,IL-6產生后誘導產生CRP和PCT生成。
IL-6半衰期要短于CRP和PCT,能更快的反應抗生素治療的效果和預后的反應。
IL-6的檢測方法:
目前主要進口產品如羅氏和西門子應用化學發光法測定,國產產品是北京熱景生物,主要采用上轉發光法和化學發光法。正常值:<7 pg/ml
IL-6診斷炎癥及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建議
IL-6含量(pg/mL)臨床應用建議<7正常7-150表明存在輕微炎癥或輕微的感染150-250提示有一般細菌感染或全身性炎癥反應>250提示可能是膿毒癥
IL-6的特點
1、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2、感染、炎癥、外傷、腫瘤—→多種炎癥細胞分泌,反應機體炎癥狀態的敏感指標
3、半衰期只有1h—→炎癥反應控制后,迅速將至正常水平,炎癥恢復的評價指標
4、增高幅度反應病情嚴重程度
IL-6應用體會
1、更快速的診斷細菌感染和炎癥性疾病。
2、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3、指導臨床治療和判斷預后。
4、與CRP聯合檢測能有效鑒別病毒和細菌感染,避免抗生素濫用。
5、上轉發光檢測,快速。
三、IL-6與CRP聯合檢測IL-6、CRP聯合檢測更能體現優勢互補,可對早期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提供更有力的數據。特別在小兒感染性疾病、新生兒敗血癥的早期診斷,在嬰幼兒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的細菌和病毒感染鑒別方面有著比單項做更大的意義。
IL-6、CRP聯合檢測能更好的反應治療效果和預后。
感染性疾病中與CRP的比較項目細菌感染病毒感染IL-6明顯增高、比CRP升高更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略增高CRP明顯增高不增高或略增高意義:
IL-6、CRP聯合檢測對臨床判斷并非是簡單的重復檢查,而是1+1>2,兩者優勢互補,使兒科感染性疾病臨床診斷的準確性提高。加上血常規檢查,被稱為臨床檢驗新三大常規。
四、血常規、CRP、IL-6臨床常見的組合方式檢測指標臨床診斷輔助常見治療方案WBC正常+CRP正常依賴經驗推理,可能為非細菌感染原因導致依賴經驗推理WBC正常+CRP↑提示存在細菌性或病毒感染的可能抗生素(對病毒感染無效)WBC正常+IL-6↑+CRP正常提示存在病毒感染、炎癥性疾病的可能
通過非特異性感染指標的組合使用,從而獲得快速的、特異性輔助診斷效果是應用的創新;血常規、 CRP、IL-6的聯合應用,能夠有效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從而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對國家和社會都有積極的意義。
以上信息由河南保食品代加工公司小編整理提供,更多信息,歡迎關注紅楓葉生物科技官網!